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9:32:55  浏览:91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


嘉政发〔2005〕42号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六月五日

嘉兴市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办法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我市“项目推进年”活动,进一步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根据《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01〕136号)、《嘉兴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嘉政发〔1996〕51号)、《嘉兴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嘉政发〔2003〕42号)和《嘉兴市项目推进年活动考核办法》(嘉政发〔2004〕72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嘉兴市行政区域内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重大建设项目,是指经省、市政府批准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的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市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以下统称重大建设项目)。
第四条 市发改委负责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市重点办承担重大建设项目督查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市经贸、财政、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环保、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相关的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
第五条 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的督查工作应予以支持和配合,保障其顺利进行。
第六条 督查的主要内容:
(一)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执行情况;
(二)重大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包括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开工手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招投标及竣工验收等)的执行情况;
(三)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中的有关资金调度、物资采购、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征地拆迁等落实情况;
(四)省重点办和上级有关部门及市领导关于重大建设项目的批示和要求的落实情况。
第七条 督查的主要方法:
(一)召开协调会。各有关部门(单位)应按要求参加相关的重大建设项目协调会,并积极落实协调会会议精神。协调会应形成纪要,及时报送市政府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单位)。协调会确定的有关事项落实情况应及时反馈、通报。
(二)发送督查通知单。市发改委可根据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情况下达《重大建设项目督查通知单》,各有关单位应按通知单要求及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市重点办。
(三)编发通报。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定期通报制度,对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协调会确定事项落实情况和督查通知单办理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四)开展专项检查。根据重大建设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必要时可邀请市人大、市政协派员参加)和新闻媒体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中,如发现有对督查通知单和协调会确定事项久拖不办、逾期未报和失实谎报,以及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视情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并予以媒体曝光;对工程建设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八条 督查的职责划分:
(一)重大建设项目单位应建立业主(法人)责任制,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建设规模、标准、工期和概算施工建设。对建设中出现的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二)重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困难和问题。需市重点办统一协调的问题要及时报市重点办;
(三)市重点办负责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督查、协调、落实工作。要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统计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和反映项目建设的进度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召开协调会,解决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有关问题和困难。对难以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市政府领导。
第九条 督查的一般程序:
(一)制定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发督查通知单;
(三)进行现场督查;
(四)发整改通知书;
(五)提出处理意见;
(六)跟踪复查;
(七)立卷归档。
第十条 督查的工作要求:
(一)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工作必须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不做表面文章,要督在实处,督出成效,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工作要分别列入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和市项目推进年活动考核内容。对督查事项办理不力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单位),在年度考核时要予以扣分。
(二)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从事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工作的人员要恪守职责、加强学习、廉洁自律、努力进取。积极探索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督查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使督查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成立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卷烟分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成立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卷烟分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卷烟分技术委员会: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卷烟分技术委员会关于申请换届工作的请示》(中烟标[2005]8号)收悉。鉴于你委第三届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编号SAC/TC144/SC1,以下简称“卷烟分标委”)任期已满,部分委员工作发生了变动,且随着烟用材料分标委的成立你委职能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经研究,同意你委换届。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第四届卷烟分标委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卷烟分技术委员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局有关行业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相关的标准化工作,特别要在发展“中式卷烟”、实现卷烟品牌整合、做大做强名牌卷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二、第四届卷烟分标委在工作上接受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局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
  三、经你委和各有关单位推荐,国家局审核,第四届卷烟分标委由33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任期4年。
  四、第四届卷烟分标委秘书处设在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负责日常工作。
  五、自本文印发之日起,第四届卷烟分标委即可开展工作。








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 件: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卷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1028&pic_id=0



关于印发《天津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天津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津财行政〔2007〕15号


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各区县财政局:
为进一步规范差旅费管理,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 知》(财行〔2006〕31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天津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

天津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6〕313号)文件精神,为了保证天津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出差人员工作与生活的需要,规范差旅费管理,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天津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包括天津市驻外地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 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第四条 城市间交通费和住宿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实行定额包干。
第五条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不得向下级单位或其他单位转嫁差旅费。

第二章 城市间交通费

第六条 出差人员要按照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凭据报销城市间交通费。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
(一)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的登记见下表:

交通工具 火车 轮船 (不包括旅游船) 飞机 其他交通工具(不包括出租小汽车)
级别
副市长及相当职务的人员 软席(软座、软卧) 一等舱 头等舱 凭据报销
市级正副局长、正副区长,以及相当职务人员;高等学校教授,科研单位研究员,医疗卫生单位主任医师,文化艺术单位艺术一级人员;职务工资在五级(含五级)以上的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艺术二级人员,以及相当以上技术职务人员 软席(软座、软卧) 二等舱 普通舱 (经济舱) 凭据报销
其余人员 硬席(硬座、硬卧) 三等舱 普通舱 (经济舱) 凭据报销


(二)出差人员乘坐飞机要从严控制,出差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经单位局级以上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单位级别在局级以下的,需经本单位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
(三)副市长及相当职务的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以乘坐火车软席或轮船一等舱、飞机头等舱。
第七条 乘坐火车,从当日晚8时至次日晨7时乘车6小时以上的,或连续乘车超过12小时的,可购同席卧铺票。符合规定而未购买卧铺票的,按实际乘坐的硬座票价的80%给予补助。可以乘坐软卧而改乘硬卧的,不再给予补助。
第八条 乘坐飞机,往返机场的专线客车费用、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和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限每人每次一份),凭据报销。

第三章 住宿费

第九条 出差住宿费限额标准:副市长及相当职务的人员为每人每天600元;市级正副局长、正副区长,以及相当职务人员为每人每天300元;其余人员为每人每天150元。
第十条 天津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实行定点住宿。住宿标准:市长、副市长级人员住套间,局级人员住标准间,处级以下人员两人住一个标准间。
出差人员必须到定点饭店住宿,住宿费按照定点饭店的收费标准凭据报销。因特殊情况未到定点饭店住宿的,在出差地住宿费开支标准上限以内凭据报销。出差到没有定点饭店的地方,住宿费在所在地、市、州住宿费开支标准上限以内凭据报销。
定点饭店以财政部统一公布的名单为准。
第十一条 天津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暂不实行定点住宿,其住宿费在出差地住宿费开支标准上限以内凭据报销。
第十二条 出差人员无住宿费发票,一律不予报销住宿费。

第四章 伙食补助费

第十三条 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50元。
第十四条 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伙食的,不实行包干办法。出差人员应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回所在单位如实申报,每人每天在50元以内凭接待单位收据据实报销。接待单位收取的伙食费用于抵顶招待费开支。

第五章 公杂费

第十五条 出差人员的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30元,用于补助市内交通、通讯等支出。
第十六条 出差人员由所在单位、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免费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如实申报,公杂费减半发放。

第六章 参加会议等的差旅费

第十七条 工作人员出差参加会议,会议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由会议主办单位按会议费规定统一开支,在途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回所在单位按照差旅费规定报销。小型调查研究会等不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期间和在途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均回所在单位按照差旅费规定报销。
第十八条 到基层单位实(见)习、工作锻炼、支援工作以及各种工作队等人员,在途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照本办法有关差旅费开支规定执行;在基层单位工作期间,每人每天发放伙食补助费15元,不报销住宿费和公杂费。
第十九条 工作人员在本市跨区县出差或到外地短途出差,确需跨日住宿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有关差旅费开支规定执行。

第七章 调动、搬迁的差旅费

第二十条 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出差的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人员调动工作,一般不得乘坐飞机。
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所发生的行李、家具等托运费,在每人每公里l元以内凭据报销,超过部分自理。
以上发生的各项费用,由调入单位报销。
第二十一条 与工作人员同住的家属(父母、配偶、未满16周岁的子女和必须赌养的家属),如果随同调动,其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以及行李、家具托运费等,由调入单位按被调动人员的标准报销。已满l6周岁的子女随同被调动人员调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一般工作人员标准报销。
被调动人员的同住家属,应与被调动人员同行。暂时不能同行的,经调入单位同意,可暂留原地。其以后迁移时的旅费,以及被调动人员的非同住家属,经批准迁到被调动人员的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旅费,均由被调动人员的调入单位报销。
第二十二条 职工搬迁家属的路费。按有关规定,并经组织批准,将原未随同本人居住的配偶(非就业人员)及其同住亲属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由工作人员所在单位按第二十条规定报销旅费。
第二十三条 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干部,其差旅费按照解放军总后勤部的有关规定,由所在部队按合理路线、规定标准计算发给,到达调入单位后结算,多退少补,作为增加或减少单位的差旅费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工作人员出差或调动工作期间,事先经单位领导批准就近回家省亲办事的,其绕道交通费,扣除出差直线单程交通费,多开支的部分由个人自理。绕道和在家期间不予报销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第二十五条 工作人员出差期间,因游览或非工作需要的参观而开支的费用,均由个人自理。出差人员不准接受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的请客、送礼、游览。各接待单位要根据各类出差人员住宿费限额标准和伙食补助费包干标准适当安排,不得以任何名义免收或少收食宿费。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违反规定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天津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实行。市财政局《关于制发〈天津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的通知》(财事〔1996〕307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